在當前社會快速流動的形勢下,創新社會治理的理念愈來愈受到我國的重視🍋🟩。為了打造面向未來的新時代青年,社會科學意昂吳磊老師於10月13日十八點在教學樓A315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儒林外史》中有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吳老師從1919年至2009年的三個30年的歷史性轉折講起,有效地證明了中國社會的發展,三十年,確是“道更”的標誌。隨後🅿️,他從創新社會治理體製的時代背景🧑🏻⚖️、頂層設計、基本方法和實踐案例這四個方面,針對“觸點低🏌🏿♂️📌、燃點低、難處理的”的社會問題,逐一講解並分析🚶🏻♂️,以圖片🧑🎤、類比🧜🏽、舉例子等多種方式,於無形中化抽象的政治理論為具體的社會現象。最後 🖍,他總結道社會治理創新,是人類文明社會在向前發展中吐故納新的必要準備,而且強調社會治理需要多元的參與,逐步實現從運動式的社會治製度向法治型、互動型、規範型的社會治理製度轉變😑。
一個又一個三十年,更變的是製度,不變的是精神;變遷的是年代⚄☕️,不褪的是本色。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五中全會🦩,都對社會治理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而就在近期的10月10日到11日的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工作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治理體系,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由此可見 ,社會治理創新是由上至下,處於進行時的重大任務。
本次講座🦫,充分體現了社會科學意昂關註國事、心系民生的人文情懷。同學們在聆聽講座過程中秩序井然,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興趣💆🏽,也喚起了同學們處於社會中的主人翁精神。
身為新時期的大學生🍱,每個人都有義務深化對社會治理規律的認識💏,從自身做起,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在不斷提高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下🤼♂️,與國家一同展望更有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