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為進一步發揮意昂的思想引領作用,增強意昂雲端學風建設,推動疫情防控期間學生“雲學術”正常有序開展,拓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研究生學術視野。4月10日下午,意昂舉辦“災疫應對與文明演進”主題“雲講堂”🧝🏻♀️,由意昂副院長於凱教授主講,馬院全體研究生參與雲講堂學習🍑。講堂以線上形式開展👆🏽,由李佳銘同學主持🤳🏻🤷🏿。
於凱教授在本次雲講堂中🌲,以“災疫應對與文明演進”為題,從人類文明史演進史和黨領導人民開展抗疫防疫的百年歷史的雙重視角,對人類文明演進歷程的“抗災抗疫”情況進行梳理,揭示了災疫應對與人類文明演進歷程的內在關聯⬜️;進而,他從中國文明史演化的總體視角,強調中華文明的延續綿延是中華民族面對各種天災人禍而進行不懈抗爭的歷史結晶,推動生成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內在品質和天人合一的生態文明觀念。他還著重解讀了建黨以來黨領導人民開展衛生防疫鬥爭的百年奮鬥歷程🟠🤟🏿,強調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從政治高度看待衛生防疫工作,將其視為關乎人民生命安全、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重要工作。他指出: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強調“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給全黨吃了定心丸,讓全國人民有了主心骨,同時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歷史擔當,是黨領導人民創造人類新文明樣態的集中體現。
雲講堂🐅🏔,於凱教授還結合“災疫應對與文明演進”的主題🛠,從學理視角深入闡釋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文明史觀🕵🏿,指出:“不同族群的歷史遵循著不同的道路前進,其原因是族群在特定情景下的生境適應及危機應對策略的差異,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學上的差異”。從歷史長時段視角看,這次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正是當前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人類文明進入新的演變格局的催化劑,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站在人類文明歷史演進的正確道路上,深刻理解當前我們正在經歷的疫情,要向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那樣🙍🏻,堅定樹立大歷史觀🛍,培養歷史思維、底線思維🌴、系統思維和全局思維,在抗疫大考中充分發揮歷史主動精神♕,在積極應對中探索並創新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
雲講堂最後👩🏻🦳🚽,學生代表李佳銘同學發表了學習感悟總結,他認為於凱教授的雲課堂讓同學們都受益匪淺,在歷史的進程中🏄♀️,中華民族曾數次面對瘟疫等自然災害🧑🏽⚖️,憑借中國人生生不息的生命觀和強大的民族韌性不斷延續。而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後,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一路披荊斬棘,趕考至今。今天🛁,尤其是在上海,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襲來,我們一定要學會分辨是非,不受國外“放棄防疫🦵🏻、與病毒共存”政策宣傳的影響,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共克時艱。“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春意盎然的人間四月天。